产品展示

志愿军尴尬遭遇战:342团首次赴朝,敌人摸进炊事班抢饭才发现

战争的残酷,让人细思极恐,枪林弹雨,血肉横飞是战争最真实的写照。不过,有些战争,从另一方面来说,茶前饭后让人回味起来就比较啼笑皆非了。

1943年7月份,盟军为争夺意大利的西西里岛,在这里发动了西西里岛战役。不过登陆作战并非一帆风顺,当天登陆的英军由于受到恶劣天气影响,海面风浪巨大,给登陆带来了巨大困难,并且英军登陆部队遭到了德军顽强的抵抗,损失惨重。

为配合增援盟军地面部队登陆,7月9日,英军投入约2500人的空降部队,打算借助于夜色空降西西里岛,对盘踞西西里岛东部的德军进行里应外合的夹击歼灭。不过这个节骨眼,就冒出了让人啼笑皆非的事。

展开剩余88%

因为英军空降部队登陆的前一刻,德军也在同一地进行空降增援。德军第七伞兵师约1800人刚落地还没有集结,这英军空降兵也跟着落地。

由于是在夜晚,双方空降部队人数又众多,天上到处是运输机,加上头盔装备都很像,不细看还真难辨别清楚,以至于双方都误以为是自己的人。就这样,两边都错把敌人当“友军”,稀里糊涂一起隐蔽起来。直到双方同“友军”交流后才傻眼,娘嘞是敌人,由此双方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生了一场混乱不堪的战斗。

这种事其实上看上去让人匪夷所思,但是我们如果细细想来,从古至今数不清的战斗中,像这样的“乌龙事件”其实并不在少数,就像走在街上都还有认错人的时候。

无独有偶,梁兴初刚带领38军赴朝作战时,114师324团就发生过类似的与敌遭遇情况。事情经过如何,今天我为大家来聊一聊。

324团与敌的“尴尬”遭遇

1950年10月25日,志愿军40军342团率先在两水洞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,同时也标志着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的打响。

说起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,对于38军军长梁兴初而言,可以说是最打脸的一次战役,原本想着如何如何歼敌作战,到头来却只能捶胸顿足。战后总结会议被彭德怀“指着鼻子”破口大骂,称其“鼠将”,更是将38军形容成“鸟主力”的事,相信他一辈子都忘不了。

说实在的,第一次战役,38军虽然也取得了歼敌战果,但是总体表现确实相对于其他作战部队很不理想。

按照赴朝第一次战役的作战部署,梁兴初38军是配合42军125师在熙川以北的文明洞、仓洞集结,并协助友军歼灭盘踞熙川的韩8师。

本来梁兴初是信心满满,没成想接到前沿113师传来的有美军“黑人团”在熙川的消息,这个消息是113师通过溃败下来的朝鲜人民军口里得知的。此时刚入朝作战的38军,从未和美军交过手,加上是出国第一仗,于是梁兴初有了顾虑。

最终,梁兴初下令让部队谨慎前行,加上人生地不熟又为了躲避美军空袭,磨磨蹭蹭了5天,10月29日下午先头部队113师才进入熙川。到了熙川才发现,熙川哪有什么“黑人团”,除了扫了个尾巴追击截获了5车糖果和酒,以及抓了百十来个俘虏外,韩8师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,此时梁兴初懊悔不已。

而作为39军后卫部队,114师进入熙川的时间更是晚,人家40军25号就在温井打仗,这边114师直到11月1号才进入熙川,也难怪彭老总大发雷霆。事情就要从114师进入熙川时说起。

当时进入熙川的114师,别说捡个漏抓个俘虏,这座城里连只鸟都没有,残垣断壁,街道死一般寂静,就是一座“死城”。看到熙川这副模样,师长刘贤权明白,已经没有停留的必要,再者也不能停留,于是让部队连夜向檀峰以南行进。

不过当天晚上天气突变,乌云蔽空,可以说伸手不见五指。当时,为了防止美军飞机的侦查和轰炸,行军部队根本不敢用火把,战士们行军基本上看着一个跟着一个,听着脚步声在前行,部队进展缓慢,行军旅程并不是很远。

部队行至下半夜,114师342团孙洪道见时候差不多了,便传令342团驻地休息,拂晓时分,342团团部就在山沟里一家民房住了下来,团各营就地休息。

连夜的行军,疲倦肯定是不用说的,警卫员拿来马褡子铺了床铺,团长孙洪道和政委王丕礼准备睡觉。就在孙洪道刚闭上眼没多会儿,他就被驻地外面很嘈杂的脚步声给弄醒了。

“怎么回事,这么吵?”

孙洪道很纳闷,而政委王丕礼同样是一头雾水。正当他准备叫警卫看看怎么回事时,突然从外面传来了调号声。

“哪里来的调号声啊!”

突然起来的调号让孙洪道和王丕礼一咕噜爬起来,迅速下床查看,不过还没等他们弄明白怎么回事,枪声就响了起来。从枪声方向判断,是驻扎沟口的炮兵连位置出了问题,密集的枪声响起,孙洪道明白,应该是遇到敌人了。

“在这种地方还能碰到敌人,也真是奇了怪了!”

自顾自埋怨了一句,团长孙洪道也顾不上思考为何后卫部队还能碰到敌人这个问题,马上组织人员进行防御作战。

他想不明白,驻扎在沟口的炮连更是想不明白,因为期间是敌人摸进炊事班抢饭才发觉的。

当时,炮连的设营人员先于连队来到沟口,他们弄了简易的休息区,就让炊事班简单弄点饭,等连队来后填下肚子休息。

这时候,炊事员就看到一伙人啪啦啪啦往这边来,话也没说,拿起锅盖和碗就要吃饭。但是由于天色昏暗,炊事员以为是炮连回来了,于是开口说到:“大部队都还没到,开什么饭!”

显然这群人根本就没听到这个炊事员在说个啥,因为他们只顾忙着抢饭吃。炊事员一急,几个健步冲过去,拉住其中一个一把拽过来,打算好好说道说道。

这炊事员不看不要紧,一看吓一跳,差点手里的勺子就忍不住往这个人头上招呼过去,整半天是“李伪军”。不过炊事员急中生智,二话没说放开这个人,飞快跑去找到司号员,这才有了前面提到团长孙洪道听到的调号声。听闻掉号声的炮连迅速赶来,而敌人同样也发现不对劲迅速向山口增兵,于是满山遍野的敌人和炮兵连展开了一场遭遇战。

整个事情的起因说起来就比较有意思了,当时114师342团团部和炮连驻扎的山沟时,这个山沟,也被从温井逃窜至楚山地区的南韩6师19团其部“看中”,于是也在这里驻扎。

夜色中不辨事物,而先到的那些个“李伪军”,把我军炊事班当成了“自己人”,而我军炊事员呢,也认为是“自己人”,敌我双方就这样稀里糊涂遭遇,毫无准备的打了起来。而342团,也就这样打了出国首个“尴尬遭遇战”。

意外的收获

激烈的战斗打响,虽然342炮连很快投入战斗,孙洪道和一众团部人员警卫连也在第一时间部署节节抗击敌人,但是一开始的情况对于342团团部是极为不利的。

当时,虽然说部队是一起行军,但是我们都知道,出于安全和便于行军,大队人马是不可能都挤在一起前行的,通常以营为单位,只要不偏离大方向,分散而行是常见的事。

当时,342团主力部队中,距离团部最近的是1营,而就算最近的1营,也与团部还隔着一道山梁,驻扎在另一个山沟里。仅仅凭借这点兵力对抗大部敌人,本就捉襟见肘,而且敌人还占据了制高点和有利地形,意图将342团团部合围“吃掉”。

情急之下,战斗中的王丕礼一把抓住团参谋长卢廼魁,并大声喊到:“快去找1营”。

看到如此紧急的情况,参谋长卢廼魁也倒是艺高人胆大,借助于夜色,硬生生从敌群中混出,直奔以1营所在的山沟。

当卢廼魁火急火燎地找到1营时,1营教导员方新也才刚刚安顿好部队准备休息,而部队也还没吃饭。看到团参谋如此性急地到来,方新也预感到情况不对,当听到敌团被敌围困时,方新二话不说,立刻集结部队,从通讯员手里直接抓过冲锋枪,带领1营就冲杀而去。

在向团部急行军时,团参谋卢廼魁考虑敌正面有团部在阻击,于是建议从背后包抄敌人,来个前后夹击,以解团部之围。当1营赶到时,枪声已经响彻山间,战士们救援心切,直接就与敌人混战在一起。

战斗从天蒙蒙亮直接打到上午,说实在的,也是天亮得快,敌人也人数众多,如果在夜里,敌人恐怕早就逃得无影无踪了,毕竟夜战,可是志愿军的强项,而且“李伪军”的战斗力确实也不咋地。

这场遭遇战下来,虽然342团包括3连连长在内23人牺牲,但取得的战果是非常巨大的。全歼敌人一个营和一个机枪连,俘虏了几百人,剩下的全部溃逃,不仅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,而且活捉了5个美军顾问,这也是38军中首次俘虏美军军官的队伍。

虽然342团这出国首战,与敌的遭遇可以说“大写的尴尬”,但是从歼敌战果来看,不失为一场“因祸得福”,意外的收获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