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第三野战军

以下是对第三野战军的介绍:

1.成立背景- 前身:由1947年1月合并成立的华东野战军演变而来,而华东野战军的基础是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。- 正式命名:1949年2月,按全军统一编制改称“第三野战军”,隶属中央军委直接指挥。2.核心领导- 司令员兼政委:陈毅,在军事与政治方面都发挥了重要领导作用。- 实际军事指挥:副司令员粟裕,战术灵活,有“常胜将军”之称。- 其他领导人:谭震林任副政委,张震为参谋长。3.主要战役与贡献- 关键战役: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精锐整编74师,扭转了华东战局;淮海战役与中原野战军协同,歼灭国民党军55万余人,奠定长江以北胜局;渡江战役突破长江防线,解放南京、上海等战略要地。- 解放区域:主导了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等华东地区的解放。4.部队规模与特点- 兵力:鼎盛时期兵力超80万人,是人数最多的野战军之一。- 作战风格:擅长运动战、大规模兵团作战和城市攻坚战,如上海战役中注重减少城市破坏。5.历史评价- 战功卓著:参与众多大规模战役,歼敌数量约占全军总战绩的近三分之一。- 战术创新:粟裕通过实战使“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”成为解放军经典战术。6.后续改编- 建国后:1950年番号撤销,部队改编为华东军区,部分转为海军、空军及地方驻防。- 将领发展:陈毅任上海市长、外交部长;粟裕曾任总参谋长。7.特殊贡献- 海军奠基:部分部队成为华东海军(现东海舰队前身)的基础。- 城市接管:解放上海时纪律严明,被誉为“瓷器店里打老鼠”,保障了城市完整接管。

第三野战军以其卓越的战绩和灵活的指挥,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,尤其是粟裕的军事才能备受后世推崇。其历史是解放军从游击战向大兵团作战转型的典型代表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下一篇:没有了